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架起通往幸福的桥梁——金湖人大开展“脱贫攻坚讲习所”宣讲活动花絮
发布时间:2018-09-12   来源:rdadmin   【关闭窗口

 

今年以来,金湖县人大在全县共设立26家人大代表"脱贫攻坚"讲习所,全县讲习人员中共有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285人,开展各类宣讲80余场次,近万名群众参加听课。讲习内容涉及到党的十九大精神、涉农补贴政策、生猪饲养、农作物田间管理、荷藕种植、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淘宝网相关知识等多个专题,下面撷取一组宣讲花絮。

水上"讲习所"里讲习忙

"塘面上漂着很多水草,水也发浑,这说明饲料投少了,龙虾吃不饱,在水里夹草。"金湖县农委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毛国庆毛国庆捞起水面上的碎草,向村民讲解投喂不足虾塘会出现的症状。"连日来,金湖县人大聘请的"明星"讲师毛国庆连续奔波在金湖县多个乡镇的养殖塘口,为水产养殖户传授养殖经验,并现场"把脉",帮助水产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上述一幕是他在该县吕良镇三园村为村民讲解稻虾养殖技术的一个镜头。目前,金湖县全域综合套养龙虾的水面积是17.2万亩,稻虾套养的面积大概有5万亩。养殖户急需专家为他们答疑解惑。金湖县人大急养殖户所需,组织聘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将讲习所搬到养殖塘口,现场讲解。

       

  每到一个地方讲习,毛国庆的微信里就会多出不少农民朋友。"几次讲下来,群众非常欢迎,因为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金湖县人大"脱贫攻坚讲习所"负责人、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寿荣说:"作为一个平台,讲习所邀请农技专家走到船头塘口,走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与群众互动式宣讲,和坐在室内开大会相比,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更受农民欢迎,效果也更好。县人大根据农民需要,‘点单式’"组织讲习,不仅让农民了解政策、掌握技术,更让他们和专家建立了联系,方便以后在种养过程中随时咨询,为养殖户们搭建学习、沟通的平台。"

"鸡头王"的新目标

银涂镇五星村的张涛是远近闻名的"鸡头王",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该村种植芡实的农民有160余户,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80%以上的农户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元户",张涛自己也种植了4000余亩。经过这些年的辛苦忙碌和积攒,年近花甲的张涛腰包渐渐鼓胀了。随着年纪渐大,近一两年来,他已经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

       

    今年2月初,金湖县人大"讲习所"来到了五星村,课堂就设在张涛家大门口,从省里请来的专家紧扣农村实际需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方面内容,深刻讲解"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重大政策。"党和政府给予我许多荣誉,我倍感荣幸和自豪。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好像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也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鸡头王’这个国家级劳模的光环还不够亮。" 张涛说干就干,投资1000万元,在高邮湖边建起一个加工大市场,从广东引进了先进的芡实脱壳加工设备,并且在基地工程师的研究下,做成了全国第一套全自动化芡实圆米加工流水线。他还建起一个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让农民销售的鱼、蟹、芡实、水蛭等水产品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力求在短时间内,把这两个市场建成邻近市县芡实种植户和经销商的货物集散地,使芡实种植户和水产养殖户有稳定的收益。 张涛自己估计,到今年底,合作社各类水产品销售额和种植业收入力争突破2亿元,合作社纯收入有望达到4200万元。

文明村里扑面文明风

"书记,你的意见太好了!我们坚决支持、拥护!"位于闵桥镇施尖村村部的讲习所内,县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徐选邦话音刚落,兴奋不已的村民们立即附议称好。

一条"意见"为何能让全体村民代表赞同?原来,徐选邦主讲的是《施尖村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丧事简办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讲出了村民们郁闷多年、且想说不敢说的话、想办不敢办的事。

               

村委会研究决定,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添办20张桌凳,液化气灶具,喜棚,村里谁家有红白事,村里免费提供使用;另外还将成立红白事委员会、红白事志愿者协会,免费对村里红白事进行帮办,而且严格规定、控制桌数,丧事每桌限菜10菜(五荤五素)1汤,喜事每桌限菜12菜1汤,村里指定普通烟酒,这样就避免了大家的攀比心理,丧事大概费用控制在2万元以下,喜事控制在3万元以下。今年以来,通过讲习所,在村里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通过开展文明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通过典型的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

                 授渔民以"渔"

近日,在金湖县银涂镇湖滨村村民郑泽坤家的住家船上,几十名渔民聚集在一起"听课",金湖县县镇人大联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送课上船头",授课老师是本村党总支书记滕庆春,也是该县十四届人大代表。

湖滨村是一个典型的渔业村,村民祖辈以来靠养殖和捕捞维持生活,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村民们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跳出传统渔业谋求幸福生活,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

        

一大早,滕庆春开始了人大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后的第五次讲习。这次,他讲的是自己撰写、数易其稿的《湖滨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讲到他通过调研后提出利用退养还湖的几万亩湖荡发展生态旅游时,当时就"引爆"了课堂,湖滨村三组49岁的施红巧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滕庆春。"听了滕书记的课,村民们都认为不能再走水产养殖‘独木桥’,要发展旅游业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腾书记的一番话引起了所有听课渔民的共鸣。讲习所上"一堂课",催生湖滨新目标,滕庆春感慨地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讲习所这个平台,本村党员、干部、百姓知道了国家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在做什么、我们村要走什么样的路,真正起到了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的作用。"(徐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