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滩街道周集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服务是否覆盖周边所有空巢老人?朱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措施落实得如何?”近日,涟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养老服务一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例”)执法检查,以精准监督推动法律法规落地见效,切实守护老年群体的幸福晚年。
作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县域,涟水县60周岁以上老人达24.05万人,老龄化率22.84%,其中80岁以上老人2.95万人、100岁以上老人89人,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既是民生关切,也是人大监督的重点方向。
精心谋划,让监督“靶向更准”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一法一例”贯彻实施情况纳入重点监督清单,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跟踪问效”的闭环监督模式,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扛起养老服务责任,让法治阳光温暖老年生活。
为确保执法检查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县人大常委会提前制定详细检查方案,明确“聚焦政策落实、聚焦服务短板、聚焦老人需求”的检查思路。成立由常委会副主任孙辉带队,社会建设和教科文卫委、部分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成员涵盖民政、应急管理、红十字会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既保证监督的专业性,也推动部门协同联动。检查前,组织成员深入学习“一法一例”核心条款及省市相关政策文件,梳理全县养老服务工作重点难点,形成针对性检查清单,确保检查时“带着问题去、盯着实效看”。
一线问诊,让监督“触角更实”
“老人家,这里饭菜口味如何啊?每天饭菜种类有没有变化啊?”在保滩街道周集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美丽家园养老互助睦邻点,检查组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细致询问日间照料、助餐服务、福利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认真记录大家的意见建议。
在朱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检查组实地查看床位配置、医疗设施、膳食营养等情况,重点了解公建民营运营模式下特困人员供养、社会老人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查阅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护理人员培训等台账资料,对发现的“基层养老服务人员不足”“部分设施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当场与民政部门及运营机构沟通,提出整改建议。
此外,检查组还专门听取县民政局关于“一法一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完善、经费投入、医养结合推进等工作进展,针对“社会资本注入不足”“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优化社会力量参与政策环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等监督意见,推动政府进一步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跟踪问效,让监督“落地更稳”
“执法检查不是一查了之,关键要推动养老问题解决、工作提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辉表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将及时归纳汇总形成相关材料,通过“回头看”,持续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组织相关领域代表开展养老服务主题调研、视察活动,鼓励代表通过建议和意见等形式,为养老服务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一法一例”在涟水落地生根。
下一步,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一法一例”执法检查成果运用,督促政府加快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农村敬老院改革、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等工作,持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法治监督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保驾护航,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