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淮阴区人大:“二次评议”闭环监督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建立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机制,是地方人大履职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构建“代表问政—政府整改—二次评议”的闭环监督模式,特别是通过开展“二次评议”,着力破解监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重程序、轻实效”“重承诺、轻落实”等问题,推动监督工作从“做了”向“做好了”、从“有声”向“有效”转变,以有效监督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问题导向,从“面对面”问政到“实打实”整改

  监督的生命力在于实效。4月25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成功举办了一场“辣味”十足的“代表问·群众评”营商环境专题问政会。问政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会后,区人大常委会并未止步于“一问之效”,而是将重心迅速转移到督促整改落实上。常委会相关工委及时梳理问题清单,移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推动政府举措从“纸面”走向“地面”。

创新“下沉式”评议,在“一线”检验监督成效

  为真实检验首场问政后的整改成效,避免“一问了之”、流于形式,近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二次评议” 工作。此次评议最大的创新在于变“上来听”为“下去看”,将评议现场直接下沉至各镇街、园区。

  “临时用地审批快多了!实现了网上办,省时省力。”在高新区现场,企业代表的感慨是对整改成效的直接检验。评议组由参与首轮问政的原班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组成,邀请区营商办共同参与,采取“一线看、现场听、当面问”的方式。在高新园区现场,针对建筑垃圾清运问题,人大代表直接追问:“能否真正实现24小时接收?”区城管局负责人当场出示调度数据与回访结果,用事实回应关切。这种“下沉式”评议,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在企业家门口听真声音、看真情况,确保了评议结果的真实性与说服力。

聚焦常态长效,以“监督闭环”助推治理能力提升

  “二次评议”既是监督的“再延伸”,也是成效的“试金石”。评议显示,通过“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政策做‘乘法’”,一批企业关心的痛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行政效能提升,执法更趋规范,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

  对于评议中仍存在的“基本满意”事项,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持续跟踪、一督到底,建立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机制,联合区营商办协同督导,明确整改路径与时限,并推动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企业联系回访机制,力求“问题真解决、企业真满意”。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淮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构建闭环监督模式,不仅问出了短板和不足,更问出了责任与担当;不仅带来了问题的针对性整改,更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系统性提升,为淮阴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法治动力与制度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