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柳树湾,里运河两岸浓荫匝地,蝉声如潮。中午11:00,桃花坞社区幸福食堂正在营业,老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餐盘围坐,下午3:00,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银龄合唱团”与“稚龄朗诵班”隔着一条走廊,各自排练却互为伴奏,这幅“颐老以安,育幼以长”的双向奔赴图景,背后是一张由人大代表织密的“幸福网”。
今年以来,柳树湾街道人大工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一老一小”民生痛点,推动“网格+代表”双网融合、“问题+项目”闭环解决,让选民群众在家门口收获看得见的幸福。
代表入格织网 夕阳得颐朝阳得育
代表与专职网格员同巡查、同会商、同督办,形成“格中有代表、代表在格中”的常态格局。目前,街道已将22名区级人大代表、22名选民代表编入街道55个微网格,与227名网格员联动,实现“一格多员、一员多能”。日常运行中,代表依托网格的即时感知功能,将老年助餐、托育服务、安全守护等关键事项纳入实时监测范围,累计走访各类群体400余人次,收集“一老一小”诉求32条。代表依托网格对老年群体实行“需求画像”,实时归集就餐、就医、康养数据,推动民政、卫健、慈善资源精准滴灌,年内新增助餐点1处、适老化改造12户。同步运用网格动态监测少年儿童就学、出行、成长环境,提前发现并督促整改校园周边隐患21处,实现关爱端口前移、风险化解在前。同时,凭借代表渠道优势,把居民分散诉求迅速整合为代表建议,先后向街道代表议政会提交“一老一小”专项建议6件,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网格末梢下沉。代表与网格的深度融合,使“一老一小”诉求响应更加迅捷、服务链条更加紧密,基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同步提升。
议政票荐定题 闭环督评全程亮灯
柳树湾街道代表议政会坚持以制度化流程保障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每年年初,街道人大工委会同各社区面向全体居民开展需求征集,经归类整理后形成“一老一小”候选项目清单;议政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共同审议清单,并现场票荐确定年度任务,做到“群众点题、代表议题”。项目启动后,人大工委按季度组织代表现场督办,重点核查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服务质量三项指标,发现问题即时形成督办单,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年终,街道召开述职评议会,由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共同实施满意度测评,结果在社区公示栏同步向社会公开。2021至2025年度,西大院适老化微改造展示中心打造、朝阳花开“一老一小”服务品牌打造等6个民生实事项目满意率均达100%,实现了“群众点菜、代表定菜、政府做菜、社会评菜”的闭环管理。
闭会深度调研 靶向施策对症开方
闭会期间,街道人大工委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深度调研与政策论证,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社区服务的提质方案。针对失能老年人法律援助供给不足的问题,代表前往九如城康养中心进行走访座谈,梳理典型案例、比对政策缺口,提出“定点律师+巡回诊疗”双轨服务模式,实现法律援助前置、专业咨询到床、纠纷调解到院。针对双职工家庭“接娃难”,代表深入托幼园所、重点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提出“社区主导、企业协同、学校共享”的共建方案,提供延时托管、兴趣课程、心理辅导一站式服务。此外,代表还就老年人智慧助餐、儿童心理健康等议题提出专项建议,并同步建立代表“回头看”机制,确保每条建议转化为社区群众可感可及的服务升级。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从“幼有所护”到“幼有所长”,柳树湾街道人大工委用一张“代表进格”的细密针脚,缝补了“一老一小”之间的民生缝隙,更绣出了人大代表助力基层高效治理的绚丽图景。下一步,街道人大工委将持续深化“双网融合”机制,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向小区、楼栋、家庭延伸,以更高质量的民生答卷迎接新时代“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