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淮阴区人大:情系退役军人 共筑尊崇之基
发布时间:2025-08-15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淮阴区人大始终高度关注退役军人工作,通过强化监督、精准发力,推动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安置就业质量持续提升、退役军人作用充分发挥,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监督强基固本,推动服务体系“全覆盖、零距离”。区人大密切关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工作,通过调研走访、听取汇报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夯实服务根基。针对全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特别是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区人大推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4+1”服务保障格局,即红色宣传教育、就业创业示范引领、拥军优属、赋能社会治理与主城区十分钟矩阵服务圈相结合,确保服务覆盖全面、精准高效。

  同时,区人大注重发挥村级组织“前哨”“堡垒”作用,监督推动“应征”到“退役”全链条闭环服务落地。全区思想有情绪、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服役有功勋的“四有”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户户到。在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通过节日走访与常态化联系结合,走访慰问629人、发放慰问金26.2万元,帮扶援助156人、落实援助资金8.51万元,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聚焦安置就业,监督激活“军转民”动能释放。区人大深刻认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对安置质量和就业成效的监督。通过跟踪问效,推动“军人退役一件事”工作保持全市领先,“送人到岗”工作法获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推广,“品质安置”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为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区人大支持相关部门构筑“五兵”体系(输送兵工人、培育兵农人、锻造兵书记、构建兵平台、发挥兵能量),督促做好退役士兵接收登记、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同时,推动退役军人就业与企业用工精准对接,通过专场招聘会、订单式培训、退伍季探访名企等形式,为企业输送优秀退役军人;支持中天钢铁、纽泰格集团等企业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培育“戎星突击队”,让退役军人在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等岗位发光发热,实现人力资源与岗位需求的高效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监督引领退役军人“建新功”。区人大积极推动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通过监督支持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让退役军人成为基层发展的“生力军”。在区人大的关注下,全区构建起“一中心两基地N个创业点”创业体系,“老兵新农人”培训平台持续发挥作用,通过专家授课、实践研学等方式提升培训实效,相关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并获央视报道。

  区人大还推动建立退役军人人才库、组建“导师队”,支持“军创小院”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显身手。目前,全区78名“兵书记”、187名“兵委员”、357名“兵农人”活跃在基层一线,“荷”主题乡村游、“稻瓜轮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模式蓬勃发展,退役军人用实干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2名退役军人还荣获“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担当与风采。

  强化拥军褒扬,监督凝聚尊崇氛围“浓起来”。区人大积极助力提升“六横六纵”立体多维拥军成效,推动相关部门走访慰问驻区部队、边防部队、边海防官兵家庭等,落实慰问金额26.7万元;督促做好立功军人褒奖工作,确保为24名立功军人上门送喜到位。同时,支持成立新一届爱国拥军促进会,推动“人民不会忘记 致敬英雄 企业人大代表关爱抗美援朝(抗战)老战士”公益项目落地,助力全国首创的五维协同关爱体系构建,实现对29名享受国家抚恤待遇的抗战老战士和抗美援朝老战士的结对尊崇,让尊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举措。积极督促做好为烈士寻亲工作,推动为安葬在山西、山东、盐城等地的6名烈士找到亲人。其中,《逐光而行觅英雄 淮水泱泱祭忠魂—淮阴区为烈士寻亲“陵园百家行”项目》在全省烈士褒扬纪念工作会议上得到宣介,展现了淮阴区在烈士褒扬领域的积极成效。

  下一步,淮阴区人大将继续发挥监督与推动作用,携手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不断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不断提升 ,为中国式现代化淮阴新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