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淮阴区人大:调研监督双轮驱动为“县中振兴”注入人大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教育是民生之基,“县中振兴”更是关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近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江苏省淮州中学发展实际,深入校园开展“县中振兴”专项调研与监督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在办学提质、特色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以精准监督助力教育振兴,为淮州中学乃至全区县域高中发展把脉定向、凝心聚力。

  聚焦办学实效,见证振兴“加速度”。调研中,区人大调研组一行详细听取了淮州中学关于“县中振兴”工作的汇报,对学校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给予高度肯定。数据显示,该校办学质态持续向好,2024年荣获淮安市县中振兴工作特等奖,2025年特殊类型本科达线率同比增长10.39%,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振兴答卷”。

  “从课堂改革到人才培养,从硬件升级到内涵发展,淮州中学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调研组成员实地察看了学校智慧校园设施、新疆班教学管理情况后表示,学校以“十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党建引领、名师培养、高效课堂等工作落地见效,不仅筑牢了教育质量根基,更彰显了“为升学奠基,为人生赋能”的育人初心。

  紧盯特色亮点,激活发展“新引擎”。在特色办学领域,淮州中学的“多元育人”模式成为调研监督的关注焦点。调研组重点了解了学校“三维一体”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基础课程夯基、拓展课程提质、卓越课程拔尖的分层培养模式,既保障了高考竞争力,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时,学校聚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通过初高中一体化贯通式育人、“五张牌”特色升学路径(新疆班、农村专项、强基综评、体艺特长、飞行员),实现了多样化升学与质量提升的“双赢”。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校新疆班的办学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自2010年承办以来,252名新疆籍学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园中成长,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调研组指出,这一特色品牌不仅是淮州中学的亮点,更是淮阴区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窗口,值得深入总结推广。

  强化监督问效,擘画振兴“新蓝图”。“县中振兴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实打实的举措和久久为功的坚持。”在监督反馈环节,区人大常委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意见:一是持续深化教学改革,聚焦“五三二”教学理念落地,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二是加大名师队伍建设力度,推动“1122”培养工程提质增效,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广阔平台;三是对标省高品质示范高中标准,加快智慧校园升级与内涵发展,强化与优质学校的合作共建。

  淮州中学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人大调研监督为契机,把反馈意见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各项工作,坚决扛牢县中振兴责任,为淮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此次调研监督,既是对淮州中学“县中振兴”成果的一次全面检视,更是淮阴区人大常委会践行“教育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人大监督与学校实干的同频共振,必将为区域教育振兴注入更强动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