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点,是加强基层民主监督、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创新举措。根据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清江浦区人大出台了《关于建立 2025 年度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点的通知》,在全区经济、社会、生态、治理等多个维度建立若干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点,通过动态跟踪、问题预警和明察暗访,确保惠民项目真正落地见效。
聚焦民生关切,实现监督全覆盖
今年以来,区人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路网通达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农田建设提升等10项惠民工程。针对各项目特色优势,区人大统筹制定监督方案,明确监督重点。老旧小区改造中,设立16个社区监督点并引入群众参与监督;对市政路网建设,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协调解决工程难点;在基层医疗服务提升方面,通过暗访和评议强化质量监管;其他惠民工程均匹配专业代表组,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分别领办,根据惠民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点,对照项目进展,针对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采取听、看、督、推等方式,重点监督、精准助推。
创新监督机制,推动问题整改
为进一步助推项目发展,区人大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并着力完善监督机制。“清单式”监督 :区人大社会建设和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监督任务清单,明确各项目内容、进度要求、监督点及联系人、常委会牵头领导、专业代表组成员,做到“一项目一方案”。“联动式”反馈 :建立“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闭环机制,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区政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明确专门部门和人员受理反馈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并限期答复代表,形成兴办惠民工程的合力。“常态化”检查 :6月底,督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走访了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检查了中医馆建设、设施配置及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在黄码、盐河、淮西等地,督查组详细了解了中医馆升级改造进展,包括硬件更新、环境改善及中医药文化推广等工作。随后,督查组还调研了慢病筛防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运行情况。通过现场查看,督查组对相关工作成效给予肯定,并就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出了指导意见。
强化成果运用,促进长效惠民提升
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对承担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督查组指出,惠民工程项目是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希望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部门协同,高质量推进各项惠民工程项目,确保按计划时间节点有序完成,同时,要加强对监督成果的有效利用,不仅解决当前问题,还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民生工程的持续优化和惠民效果的不断提升,真正将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民生工程关乎万家灯火。人大代表监督点的建立,既是对政府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区人大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监督,确保惠民工程不打折扣、不留死角,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