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司法监督与民主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涉法问题就地化解,增强人民群众对基层法庭建设的满意度,近日,涟水县人大联动县法院高沟人民法庭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现场“搬”进高沟镇酒缘广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20余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听庭评审,以“零距离”监督模式,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注入全新活力。
聚焦民生案件,人大监督嵌入司法实践
此次巡回审判聚焦产业经营中常见的租赁合同纠纷。原告(出租方)与被告(承租方)因厂房租金拖欠问题对簿公堂。被告自2018年承租原告位于高沟镇的厂房后,仅于2019年与2023年各缴纳20万元租金,其余款项迟迟未付,原告遂诉至法院。被告辩称厂房存在漏水等问题,影响生产经营并存在安全隐患。这起案件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教育意义。
庭审现场,人大代表们化身“细节观察员”,从庭审程序、庭审能力、庭审形象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庭审中,审判员朱剑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精准归纳“厂房能否正常使用”“租金支付标准”等争议焦点,有序组织举证质证,深入浅出释明法律,引导双方寻求矛盾化解平衡点,充分展现了规范的庭审流程和良好的司法素养。
创新监督方式,民主评议推动司法提质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监督模式,将巡回审判与人大监督有机结合,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举措。一方面,人大代表以“旁观者”与“监督者”双重身份参与庭审,对审判程序合法性、法官司法作风等进行现场评议,推动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选择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开庭,让司法活动贴近群众“家门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庭审过程中,人大代表们手持评议表,对审判人员在庭审程序、庭审能力、庭审形象、裁判文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议,并针对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庭审质量和效率、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现场评议,推动审判人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有力保障。
延伸法律服务,法治宣传践行民主理念
“朱法官,我有一个法律问题想咨询一下,我们正在考虑租赁一间房屋,怎么规避法律风险啊?”庭审后,参加观摩庭审的代表马上进行了法律咨询。朱剑结合具体案例,围绕租赁合同有效期、违约责任、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耐心地讲解,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代表们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司法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人大代表通过参与巡回审判和法律咨询,法治意识与履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不仅解答了代表们在履职过程中的困惑,更搭建起一座法治桥梁,通过代表将法治知识传递给基层群众,形成“代表问、法官答、群众学”的良性循环。这一循环如同涟漪,不断扩散,为代表们更好地联系群众、反映民意、推动法治建设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涟水县人大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巡回审判”监督模式,选取更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和现场评议活动,让人大监督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人民满意基层法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