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盱眙县人大:“人大+法院”深度融合共绘法治建设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人大监督与法院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盱眙人大与县法院携手共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深度合作,推动法治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听审观案,以阳光司法促规范提质

 旁听庭审作为人大代表监督法院工作的“前沿阵地”,亦是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透明度的“重要窗口”。盱眙人大精准聚焦社会关切,精心组织人大代表走进法庭,沉浸式参与各类典型案件审理,零距离感受庭审程序、法官审判能力与司法规范化水平。近期,一起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盱眙人大提前谋划,主动与十余名企业家代表深入沟通,围绕案件核心要点梳理监督问题清单,确保代表们带着思考与疑问走进法庭。庭审现场,代表们全神贯注,仔细观察法官对庭审节奏的把控、证据的审查判断以及法律适用的精准度。庭审结束后,法官以案释法,结合案件事实,深入浅出地向企业代表普及劳动法相关知识,剖析企业用工风险防范要点。代表们则纷纷结合自身企业经营经历,与法官展开热烈交流,从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到完善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这一过程,不仅为法院改进审判工作、规范司法行为提供了宝贵参考,更以鲜活的案例为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联调共治,聚多元合力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盱眙人大与法院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多方协同的调解工作格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紧密,能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并反馈法院,还凭借威望参与调解,疏导当事人情绪。法院则发挥专业优势,选派法官提供法律指导,推动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机制的建立,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双方配合下,成功化解大量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案件。如马坝“诉源治理+”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与法官组成调解小组,围绕某土地边界纠纷,进行矛盾调解,促成双方和解,打造“无讼选区”“无讼村居”,促进基层治理,维护了邻里和谐。




督执问效:破执行难题护司法权威

 执行工作是打通司法公正 “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维护。盱眙人大主动担当作为,将县法院执行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范畴,创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执行工作评议。深入法院查阅执行案卷,走访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声音。针对执行效率不高、涉执信访化解不力、执行理念滞后等突出问题,要求县法院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近年来,盱眙人大组织代表现场监督执行活动已成常态,仅去年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见证县法院执行工作就达600多人次。在人大监督与法院努力的双重推动下,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得以顺利执结,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力捍卫了司法权威。

 人大与法院的紧密协作,是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未来的征程中,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凝聚法治合力,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