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经开区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光伏新能源产业培强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cs_rdkfq   【关闭窗口

近日,经开区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光伏新能源产业培育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落实党工委关于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部署,通过“一看二听三议”深入了解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需求,助力产业健康发展。经开区人大工委主任张明率部分驻区人大代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卫龙君陪同。


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产业发展成效

代表们实地参观了盟特新材料和天合光能五期两个项目的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市场前景等情况。代表们对其自动化、智能化成果高度评价,希望企业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引领经开区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卫龙君通报了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工作进展,指出经开区围绕“强链补链延链”部署,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以天合光能为链主企业,经开区实现“从无到有”建链,并通过多措并举推动天合光能项目投产达效,实现“从优到特”强链。同时,精准引入盟特超高强度合金钢丝线、天晶智能金钢线、环洋科技高纯石英材料及志桓环保科技等项目,为天合光能产品升级提供支撑,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副总经理董帅刚和盟特新材料总经理黄涛分别就企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两位企业负责人表示,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思广益,精准把脉产业发展现状

在代表点评环节,来自经济发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捷达、鸿升建设集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的代表们纷纷发言,围绕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攻关、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等核心任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一致认为,经开区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仍需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媛媛建议,依托淮安高校资源,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培训-评价-激励闭环,实现人才引育留系统化;淮安经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尚梅军建议,强化金融、人才、大数据等功能,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设立光伏企业家联谊平台,促进国企与链上企业合作,激发国企引领作用;江苏鸿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培生建议,加快制定既有建筑改造标准,优化光伏一体化BIPV基地和发电项目布局。


凝聚共识,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

张明指出,此次视察评议活动不仅全面掌握了经开区光伏产业链的培育成效,也精准查摆了短板弱项,达到了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预期目标。下一步,紧盯关键技术攻关、龙头项目招引、要素保障优化等核心任务,以更高站位抓统筹、以更实举措破难题、以更强担当促落实。

他强调,一是加快集群培育,拉“长”产业链。抢抓全球能源转型机遇,研究制定覆盖面广的产业支持政策,聚焦“大而全”的龙头企业与“小而美”的核心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的“产业之锚”作用,以企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  

二是抢占科技高点,赋能产业链。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稳固话语权与定价权,应对西方制裁。主管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先进技术应用与国产化水平提升。

三是加强交流对接,增强产业链韧性。搭建政企、企业间沟通合作平台,促进资源互助共享,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与本地配套情况,推动区域内循环,为产业链蓬勃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