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涟漪佳绝地。涟水,地处苏北腹地,古时就有“淮扬之襟喉,齐鲁之门户”的美誉。2023年,涟水圆梦“全国百强”,位列“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第92位,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百强县,实现了淮安市百强县零的突破。
近年来,涟水人大紧盯“围绕中心、实干有为、争创一流”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涟水人大工作,让人大履职行权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推动民主之花在涟水大地“美丽绽放”,为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贡献了人大力量。
民主在身边
“之前我们商议的红绿灯的事情交通部门已经落实了,下面我们看看现在村里一些文旅活动怎么搞。”此时,涟水县人大代表、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正和村民代表们在“嚓呱室”里商讨村里“大事儿”。
“嚓呱”在涟水方言里是聊天的意思,通过“嚓呱”,村民们把大家伙儿的事情说明白,你一句我一句,商量着就把事情办好,村里的事村民自己当家。这里是保滩街道周集村居民商量“村里事儿”的地方,同时也是设置在保滩街道周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一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保滩街道的县人大代表通过和老百姓“嚓呱”的方式,向群众征集问题与建议,街道人大工委会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全流程跟踪督办交办问题。自从上次在“嚓呱室”里把路口的红绿灯“议”出来后,周集村就经常性邀请街道相关部门来这里与村民“面对面”,全力将周集村打造成淮涟路上的“显眼包”。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更重要的要体现在参与的内容上,大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小到邻里鸡毛蒜皮,都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解决。自2019年起,涟水县在全市率先开展镇级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出台了《涟水县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指导意见》。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公开征集、代表票决、跟踪办理、满意度测评”全流程监督链条。
政府工作干得怎么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为了让广大群众对民生工作更有参与感,涟水人大还创新打造了“人民满意”评议“品牌”,连续多年邀请代表和群众参加“人民满意学校”评议、“人民满意卫健事业”评议等,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作为评判政府工作的“刻度”,让代表手中有了“千分尺”。去年该工作得到上级人大充分认可,并由市县联动开展了“人民满意教育评议”工作,全市五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代表在行动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涟水县以在涟五级人大代表为主体、组建了以“五级人大代表,助力强村富民”蔡工联盟为样板的11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人大代表帮促联盟。
“今年的西瓜长势很好,帮促联盟的专家代表出了很多力,周边不少农户准备一起干。”江苏省人大代表、蔡工村党总支书记王玮站在大棚里很是感慨。联盟以一名代表发起、多名代表参与、多位专家支撑的形式,通过打破层级限制、特邀发展顾问和共建单位,征集帮促项目、实施责任清单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户加入惠农帮促项目,助力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促进共同致富。
代表干给群众看,群众跟着代表干。目前11个联盟编排的20个产业类帮促项目、40个民生实事类帮促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之中。蔡工联盟推行红高粱、红大椒、红薯“三红”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金沙联盟成员捐赠路灯、垃圾桶、资助学生等累计15万元;喻集联盟实施“百年喻集”打造计划,帮助老油坊重换新貌。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人民与权力》等重要媒体宣传推介。
结合市人大“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建功主题活动的开展,涟水人大进一步深化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县人大代表争当“三个模范”主题活动,让代表在本职岗位上争先创优,建功立业,在代表岗位上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为推动涟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近年来,涟水人大积极推动县镇两级人大作风转变,落细落实代表服务保障,用心用情推动代表履职作为,让广大代表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黄色的沙发、粉色的鲜花,一种安心与舒适的感觉由内而发,让人不自觉就打开话匣、吐露心声。这就是位于涟水法院的“凌代表”工作室。“我们作为人大代表,干调解工作不仅要紧贴群众实际需要,更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依托县法院人大代表“数字化联络中心”,凌磊代表还助推建立“N+1”人大代表调解模式,以院本部为主体,三个镇街法庭为分支,将代表服务职能纵向辐射展开,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调解优势。工作室成立以来,以凌磊为主的工作室成员已成功调解婚姻家事、道路交通和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涉企案件940余件,当场兑现金额近十万元。
位于涟水城区中心的五岛公园,有个小有名气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忙时议事,闲时聊天”,最近不少群众选择到这里与代表们聊天。“五岛湖自然环境秀美、人流量较大,我们期望在此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氛围,改变以往在办公场所内接待选民时所产生的生疏感和距离感。”涟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栾海涛介绍道。
贴心的基础是代表和群众“心连心”。今年涟水人大还创新推出了“涟”心代表微家阵地品牌,在商业综合体、美食街、便民服务场所等人流量集中处建立83个微型代表履职阵地,并依此重点开展“三微”工程,即建设代表“微家”、举办代表“微课堂”、开展代表“微问政”活动,引导代表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在履职尽责中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为契合涟水县域发展,服务滨河新城建设,面对辖区群众较少,代表不多的情况,在全县各级代表和涟城、保滩两个街道的议政代表中,优选优配10名驻站代表为滨河新城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除了每周第三个周五固定接待选民外,我们还把代表个人的“数字人大”二维码公布出来,群众随时可以扫码与我们联系,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与群众联络的便捷度。”驻站县人大代表谷悲表示。
监督在前沿
自古涟漪佳绝地,涟水因水而得名。水环境状况与广大涟水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助力擦亮“生态水城”城市名片,涟水人大在部分水质问题反复或整治反弹的水体附近设置固定巡河点,同步设置了“代表建议‘码’上提”二维码,借力“数字人大”建设,让监督工作始终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广大代表和群众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巡河‘打卡’,切实做到‘码’上巡河、马上见效。”朱码街道人大工委兼职副主任王子骅表示,“数字人大”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环保监督工作的开展。
从2017年的“263”专项行动黑臭水体整治问题质询,到2021年组建一支“民间河长”队伍;到2022年在各镇街选聘18名人大代表,正式成立人大代表河长制监督员队伍。2023年启动“人大代表护碧水”专项行动后,河长制监督员的队伍已经壮大到216名,实现县镇两级417个河长制管理河道(水体)的监督全覆盖。经过涟水各级人大代表四年的共同努力,人大代表河长制监督员制度,终于在“数字人大”的赋能下,迸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镇街共开展集中巡河28次,代表个人巡河1268次,发现问题218个,交办问题194件,办结188件,办结率96.9%,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并被市人大在全市推广。
“人大代表护碧水”专项行动,是涟水人大“一委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品牌特色的打造,进一步提升了县镇两级人大监督质效,破除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举办人大工作“季季谈”活动,提升代表监督水平;设置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监测点,建立市级经济观测点;打造“法护营商·代表行”工作品牌,推动良法善治、司法公正;开展提升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综合调研,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大东镇开展“向人民汇报”人大代表评议,推动政府部门工作提升;红窑镇接续实施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提升代表履职监督主动性,以创新理念增强人大工作的合力与动力。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涟水人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群众参与,让人民监督,构建了县为主体、镇街联动的“1+N”问政体系,让民主监督更加生动多样,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市县镇人大联动开展高沟“三问”问政活动,开展“人大代表话营商”活动,联动开展大棚问政、社区问政、企业问政,推出“人大代表话‘百强’”栏目等,累计梳理问题420余个,交办意见建议195个。做法在全国人大网站、《新华日报》、省市人大微信公众号多次刊载宣传。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把体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全链条,努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百万涟水人民身边可听可感的“时代画卷”。
(投稿:张润 杨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