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三面环湖,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天空蔚蓝,水光潋滟,候鸟纷飞,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水韵湖城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金湖县人大紧紧围绕县委“建设更富魅力的现代化水韵湖城”工作要求,助力提高文明程度,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城乡品质。
凝聚强大合力 文明花开满城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金湖以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提升行动”和市民文明素质“十大提升行动”为引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不断推动形成文明淳朴新风尚。
按照县委部署,金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吴佩坤牵头负责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针对创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金湖县人大分别就飞线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农贸市场整治等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难点、重点点位连续开展五场专题询问活动,现场交办问题32个,对金湖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起到了加速推动作用。结合“创建我在岗,奋斗不‘打烊’”及“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随手拍’”等专题活动,紧紧扣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以“监考的作风”跟踪督办问效,直至整改完成。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汇聚,一处处城乡面貌焕发生机,文明暖风吹进了百姓心田,让荷都更具魅力。学有榜样,人有引领,文明风尚,浓香馥郁。现在的金湖,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环境整治,争当城市“美容师”;“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风雨无阻,引导文明出行;“道德模范”宣讲好人好事,传承文明新风;“红马甲”走进田间开展微宣讲;“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层出不穷;社区移风易俗、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处处彰显城市文明、荷都之美,“金湖人好、地方好”已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
增进民生福祉 谱写幸福诗篇
“以前这里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积水,现在路面被修复后,路好走了,也不积水了,道路就像经过‘整容’一样,我们看着顺眼,走着也舒服。”提起金湖背街后巷改造前后的变化,家住北园路附近的居民李萍连连叫好。“断头路”通了、“瓶颈路”宽了、“老街路”亮了……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
近年来,金湖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创新开展民生实事票决。早在2018年,金湖人大就全市首创推出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这一决策方式的实施,让民生实事项目不再由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通过科学民主的设计,让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票决到落地生根、办结实施的过程接地气、汇民心,成为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一次新探索。紧扣民生实事,通过“听、看、查、问、议”五个环节,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首创双向征集机制,采取线上公开征集、代表活动收集“双通道”,向政府移交建议22件,推动民生实事向项目征集、结果评价两头延伸。五年来,在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城乡居民就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共完成民生实事项目65件。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紧扣县中振兴,通过上下联动、第三方评估、专题评议等方式,组织162名家长沉浸式感受教育现状,发放调查问卷600多份,收集反馈问题和建议54条。紧扣群众关切,围绕“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和“失能人员照护保障”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专题视察稳岗就业、消防安全、全域旅游等工作,群众满意度、参与度大幅提升。
深耕城市之美 提升生活品质
芦苇白了,枫叶、杉树红了,梧桐、银杏黄了,冬青树、柳树依然一袭青绿……静谧的湖城五彩斑斓、如诗如画。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蓝天白云青草地,家门口就有这么赞的河道,住在湖城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吹着晚风,散步在柳树湾三河边,这就是‘幸福’的模样。”……城在水中、开窗有景的美好期盼悄然变为现实,好生态已经成为市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金湖县人大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环境保护监督,以多种法定监督形式延伸监督深度,以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广度,促进全县城乡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常态化坚持落实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制度,督促县政府抓紧抓实环境保护工作,紧扣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方面持续发力。每年定期开展专题视察,并发动街镇,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治理。
该县政府着力通过实施“引水润城、控源截污、景观提升”等工程,持续完善城市水系,整治城市河道,净化城市地下污水,全面开启水韵湖城建设系列工程。实施引水润城工程,采取水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城市防洪加固、水循环等综合措施,把淮河之水引入城内,贯通城市原有河道,修复城区原有河道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一个可循环畅通的城区水系。清淤整治、河岸景观提升、景观桥建设,塑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风貌,水绕城廓、景桥卧波的生态水城已然形成。启动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宝应湖退围还湖等19项治水工程,实现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目标,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河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