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盱眙县人大:以履职担当高质量助力基层治理高效能
发布时间:2024-03-05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权力,砥砺前行促履职、创新实践争一流,为全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一、综合行权、叠加发力,督促“一府一委两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紧扣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开展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基层治理开展监督工作,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我县基层治理痛点堵点,先后对殡葬服务领域收费问题、健康盱眙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提升、“人民满意医保”建设、盱眙港口发展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了专题监督,对农作物用水保障和企业自用柴油运输难问题进行了质询,并对发现的问题常态化监督相关单位实施整改。

二是紧扣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开展监督。先后对产品质量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业促进法、养老保险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等2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或开展执法检查,或进行审议,确保法律法规有效贯彻实施。

微信图片_20240606105220.jpg

三是紧扣公平正义开展监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基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意。用一年时间组织全县所有县级人大代表以镇街为单位,开展“零距离”体验活动,让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了法检两院工作流程、特色亮点、便民举措,并结合自身经历,对法检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先后组织800余人次五级人大代表通过听取个案汇报、参加公开审查听证会、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形式,对法检两院160多个案件办理情况实施监督,有效推进了法检两院依法履职。持续开展“两官”评议工作,通过评议法检两院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更强,服务地方基层治理意识更强,司法为民的意识更强。

二、强化引导、持续创新,不断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606105224.jpg

一是创新人大代表参与诉源治理工作。我县共有五级人大代表1193名,他们来自基层、扎根基层,有着了解民意、熟悉民情的先天优势,如何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马坝镇、淮河镇试点开展人大代表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工作。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马坝镇三级人大代表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助力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累计排查信息近400条,助力化解矛盾165件,淮河镇两级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300余次,调解成功率超85%,成效十分明显。2024年,人大代表参与诉源治理工作将在全县面上铺开。

二是创新开展“我问你答—民声面对面”活动。围绕基层治理和民生关切,开展6期“人大代表+选民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的“我问你答—民声面对面”现场问政活动,共对67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向职能部门要解决的方案、答案、文案,一问到底,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件一件地跟踪落实,成功解决66个,代表问政活动搭建起了人大代表、选民群众、政府部门之间对话的平台,已经成为盱眙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生动实践的“金字招牌”。

微信图片_20240606105226.jpg

三是创新发挥代表建议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开展代表建议“月月提”活动,每月收集能推进基层治理的建议。各镇街人大在镇人代会和街道议政会闭会期间,按月收集应由镇街级层面解决的代表意见建议,及时交镇街相关单位办理。全县各镇街共收集人大代表“月月提”建议350多条,报送县人大43条,其中14条建议交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办理,29条建议交县政府参考阅知。我们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及时向县检察院抄送了13件人大代表建议,检察院决定将湿地保护、耕地保护、国有财产保护和女童保护四个领域的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同时将县检察院关于室外全民健身设施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和非法取用地下水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转化为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进行办理。

三、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助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一是突出未成年人保护。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系到的千家万户幸福安宁、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届内重要议题实施监督,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盱眙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现代化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我县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我们还积极推进决定的落实工作,与检察院一起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专项工作,建立未成年人免受烟草(含电子烟)侵害协作机制,共同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与未保办一起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

二是提升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度。积极向市人大争取,盱眙县第三中学和盱眙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成为全市首次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并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度,以第三中学为平台,扩充全县各学校为他的立法采集点,以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平台,全县各相关单位的执法队伍都扩充为立法采集点,进一步提升立法联系点的覆盖面。我们还引导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群众对于立法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淮安市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条例》等14部法律、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以及省市县人大的执法检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近两百条,将盱眙人民的心声和愿望及时传达上去,得到了上级人大的充分肯定。

微信图片_20240606105228.png

三是深化信访为民。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在涉法涉诉来信来访中为民解忧。在处理来信来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三个一”标准,坚决做到第一时间联系、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通报。接到来信来访时,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信访群众或当面或电话联系,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将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第一时间反馈相关单位,要求一周之内了解情况,书面回复能否解决、多久解决,并全程跟踪解决情况。第一时间将反馈和跟踪情况向信访人通报,让信访人随时了解办理情况,有效减少信访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奈。对于相对复杂,一时难以办理的信访问题,我们还定期组织信访人和相关单位开展沟通“面对面”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持续推进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