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人大
让学生受益   让家长满意 ——金湖县人大持续监督课后服务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xq_rdjhx   【关闭窗口

 

篮球场上,拍球、投篮节奏鲜明;绿树荫下,花样跳绳绳彩飞扬;音乐教室,琴歌相伴,醉美和声;美术教室,扎染、贴画、服装设计,形雅色美;书法教室,翰墨飘香,琴声悠扬……如此多彩的学校生活正是金湖各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一幕幕场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推动全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2018年起,金湖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校外机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等群众关心议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等方式,持续开展监督,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专题询问:构建校外培训机构健康生态

近年来,全县部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暴露出如校舍安全令人堪忧、胡乱收费、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引发不少群众关注。2018年,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校外教育机构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教育局、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齐齐到会应询,部分群众代表也列席会议,县政府在会上就校外教育机构管理工作做了专题汇报。

为了加强校外机构的整治,询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群众代表轮番上阵,重磅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抛出。接下来是现场满意度测评环节,“满意17票,基本满意11票,不满意0票”的结果让在座的政府一班人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高昌萍现场表态,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疏堵结合,稳妥推进整顿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开展定期巡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有违必查。

2019年4月,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对校外机构整治情况开展了“回头望”活动,经过多部门联合整治,目前全县在教育部门登记的培训机构减少为26家,要求必须有一定面积场所、所聘老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等硬性条件,其他不符合资质的机构已一律取缔。此外,县人大教科文卫委还联合教育部门开展监督督查,确保整治效果长久持续。

         随机调研: 真实掌握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想法

“课后服务不但切实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使孩子在校免费学习多种才艺,让孩子的学业与才艺特长实现了双重提升。”

“我觉得,课后服务太好了!它解决了孩子放学早家长接不了的难题。以往,我都是让家里的老人接孩子。可是,老人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没办法,孩子放学后,我只能把他放到托管班里。但是,有的托管班没有正规的资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条件都不如学校。现在,这些困扰我们的难题都被学校解决了,我们家长既省钱又安心。”为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工委委员到各学校,采取随机调研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建议,面对家长说出的真心话,调研人员感到非常欣慰。

2019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助力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之后,为根本解决小学生放学早、接学生困难这个社会难题,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年初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十件事,助力政府工作的落实。县政府及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成立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中心,出台了《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金湖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目前线下服务已在城区8所学校正常开展,线上服务“金湖莲动云课堂”也已在2019年暑期正式运行。

           专题视察: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自课后服务实施以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目前全县城区60%以上学生都免费享受了线下课后服务。县教育部门在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做了规定,要求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艺体、科普教育和学生社团及兴趣小组组织自主阅读交流、专题教育活动等活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后服务工作既有效解决了小学生接送和监管“空窗期”难题,解除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发展了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安全问题、经费问题等。

为了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县人大常委会于6月、10月份分别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项视察,听取教育部门专题汇报,并以专题通报形式,建议县政府及教育部门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原则,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从实际出发,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校内外课后服务资源,建立学校、社区等课后服务阵地,利用多种资源、平台开展课后服务活动。课后服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加大对学校课后服务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维护经费上的支持。(王辉 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