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毛寿龙教授来淮考察,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会长周茂萱陪同考察。
毛教授首先来到淮安区“绣绘淮安”人大代表工作室,与区人大代表刘晨现场交流“非遗里的民主”实践情况。该工作室汇聚了5名各级人大代表,精准对接代表所长、人大所能与群众所需,以“宣传人大制度、发挥代表作用、传承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导向,借助非遗传承这一纽带,打造了“代表履职—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文化振兴”有机衔接的“博里民主实践样板”。
在淮阴区物业纠纷调处中心,毛教授与区人大代表、区人民法院小营法庭支部书记王晓峰法官就“发挥物业纠纷调处平台功能,推动社区治理问题有效解决”进行深入交流。据悉,该中心内设的“‘与民同行’人大代表工作室”和人大代表联络站,构建起“人大+法院”协同治理模式,创新推行“双层双管双向”矛盾化解路径,运用“法律意见+代表建议”组合拳,有效促进法治力量与民意诉求深度融合,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状态。
在刘河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毛教授认真听取了淮高镇党委书记丁立关于社区在促进村居融合、优化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成功经验的介绍。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区、镇人大的负责同志依次介绍了各具特色的亮点工作。毛教授对淮安市人大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自身专业背景与研究领域,深入剖析了当前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同时就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分享了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