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代表履职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姚伟智与“山娃”的母子情
发布时间:2025-11-11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9月27日,对盱眙县桂五中心小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6月从该校毕业的“眙校亦家”寄宿制的孩子们被山爸山妈接回学校,提前过中秋节。

    在山爸山妈和山娃过中秋的过程中,有一个山妈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已做了三年山妈的镇人大代表姚伟智老师。去年7月3日她到小凯家进行家访,小凯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重伤致残,常年瘫痪在床,母亲智力残障,随外公外婆生活。那天的家访,小凯躲着山妈和山爸,小身板站得笔直,眼神里带着怯生,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下子把山妈姚伟智的心给揪住了。从此,姚伟智想方设法走进小凯的心里。

    从教14年,已成为10名“眙校亦家”“山娃”的“山妈”镇人大代表姚伟智老师,对山娃的爱已经超越血缘,超越时空。当听到孩子们喊她一声姚妈妈,她告诉父母和读师范院校时的老师:“我好幸福,孩子们虽然不是我十月怀胎亲生的娃,但并无两样。”山娃小琪家位于鲍集镇淮河边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今年9月1日,转到桂五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刚入校的第一个晚上,他想家,到了宿舍一直哭个不停。姚妈妈陪他说话,他也不理,这可急坏了姚伟智。怎么办呢?她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安排好家里的事就在学校陪着小琪,一连陪了四个晚上,慢慢地用心焐热了困境留守儿童的心。

    作为镇人大代表,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姚伟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无私和爱陪伴着“眙校亦家”的困境留守孩子,她用真情和热爱,点亮了孩子们心里的灯,眼里的光,脚下的路。

    “山爸山妈,你们在哪,我那梦中思念的家,我那梦中思念的家,冰花房檐下的冰花,点点泪珠看不清远方牵挂,你用尘土编织了梦境,播种着希望和美好,给我一个永恒的家”(情景剧《山爸山妈和山娃》,词曲汪常民)在校园回荡。

    盱眙县桂五中心小学的“眙校亦家”是该县唯一一所提供寄宿制服务的学校,面向全县招收留守困境儿童。学校将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山娃”融入“眙校亦家”,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姚伟智担任班主任7年,她疼爱每一个孩子,尤其关注困境留守儿童,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朋友。

    今年6月18日清晨,姚伟智匆匆走向教室,到六(3)班时,她开始放慢脚步,将目光落在正在看书的东东身上,“小家伙精神头还不错。”2024年9月,东东被送往学校寄宿后,姚伟智不仅是他的英语老师,还扮演着家长的角色。

    盱眙县地处苏皖交界,境内多山,当地不少家庭由于离异、父或母早亡等情况,让留守儿童的成长照料成为问题。“眙校亦家”寄宿制学校在桂五中心小学应运而生,学校教师以“山爸”“山妈”身份对19名“山娃”进行结对式守护,成为孩子们心中温暖的依靠。作为镇人大代表的姚伟智,成了第一批孩子们的“山妈”。她肩负人大代表责任与使命,在寄宿制学校首次招生的暑假,跑了四个乡镇,摸底调研有寄宿需求的孩子。

    “看到我们进屋,东东就躲进了他的小房间。”姚伟智回忆起第一次见到东东的场景,在她的眼里,东东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智力残疾,平时跟外公外婆生活,她与东东的父亲、外公外婆拉起家常,告诉他们孩子转学寄宿,食宿、学习等费用全免。东东的外公同意了,外婆却不同意,觉得孩子还小,离家这么远,怕不适应受委屈。

    去年9月1日,东东和外公外婆一起冒雨来到桂五中心小学报名。姚伟智领着他们参观了校园、教室、宿舍、食堂等。看到学校新配备的沐浴房、洗衣房、单人床、被褥、空调等生活设施时,两位老人的顾虑被打消了。姚伟智送他们上车,放心地离开学校。

    姚伟智,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人大代表,情系困境留守儿童,做缺失母爱的孩子暖心妈妈。她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到选民中走访,倾听民意,坚持将履行岗位职责与执行代表职务紧密结合,对困境留守儿童群体实施育教关爱、寄宿后管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心理疏导,突破“母爱”的局限,探索帮扶新途径,答好时代“不负人民重托”的知行答卷。姚伟智自2022年当选镇人大代表以来,每年所提交的建议大多与教育工作相关,始终围绕着她时刻牵挂的“孩子们”,以切实的人大代表行动,让关爱之网编织得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