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代表履职 代表风采
陈立功代表:共建和美新乡村 履职担当显作为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作为土楼村的“领头雁”和群众信任的施河镇人大代表,陈立功同志始终将代表职责与村级发展紧密融合,积极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排解民忧,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的政治担当与为民情怀。

聚焦生态宜居 推动乡村焕发新颜

  陈立功同志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贯穿于履职全过程。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向下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在他的大力推动和监督下,土楼村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高质量完成190户户厕改造并全部接入管网,新建公共厕所2座,有效提升乡风文明与生活品质;系统推进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处,铺设主管网3400米、支管网2500米,接入近200户,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污水乱排问题;同步实施河道疏浚美化工程,整治河道10条5000米,全面消除黑臭水体,重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村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着力民生改善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陈立功同志始终心系百姓福祉,将人大代表履职重心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他着力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推动铺设了水泥路8000余米;大力开展村容整治,拆除闲置猪舍200余座,改造危旧房屋3处;精心规划建设竹制门楼、廊架、四角亭、亲水平台、乡村大舞台等景观设施和公共空间,不仅提升了村庄整体风貌,更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每位村民。

引领乡风文明 共建共享和美家园

  在履职过程中,陈立功同志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注重发挥代表影响力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和党建小品、乡村大舞台等载体建设,潜移默化引导村民改变生活习惯,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共建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人参与、共享共赢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水平提升。

  陈立功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将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融入土楼村发展全过程,团结带领村“两委”和全体村民,成功将土楼村打造成为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淮安市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诸多荣誉的先进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优美、环境宜居、民生扎实、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建功的优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