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泽湖畔的柔波里,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上,银白色的柔弹纤维正以微米级的精度流转。在这方寸之间的纤维世界里,区人大代表、企业掌舵人王健康,正以其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与民主治理的智慧,引领着传统纺织产业向纤维新材料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华丽转身。
科技经纬:织就行业新图景
2010年,王健康带着一帮技术人员成立洪泽联合化纤公司,2017年成立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联新材料”)。如今,三联新材料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瞪羚企业。扎根洪泽20余年,王健康深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企业的重要性。自2010年扬帆起航,三联新材料便锚定差异化创新航道,建有江苏省差异化聚酯纤维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高保形与低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现有授权专利65件。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并列复合纺丝成形技术、高品质生物基PTT高效纺丝与弹性强化技术、循环再利用原料设计与制备工艺等等核心技术,如同精准的“纤维调色师”,成功开发出夏季凉感、冬季蓄热、抗菌抗敏等多元化功能性材料。
面对弹性回复与亲肤触感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王健康与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于分子结构层面实现关键突破,不仅赋予材料媲美婴儿肌肤的触感与卓越的记忆回弹性,更为中国纤维参与全球高端运动服饰、智能内衣等产业链竞争注入新动能。目前已与安踏、李宁、优衣库、东丽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民主经纬:凝聚发展新合力
作为连任两届的区人大代表,王健康深谙协同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他在全区首推纤维新材料作为洪泽主导产业,现任省工商联执委、洪泽区高新纺织产业链党委书记、洪泽区纤维新材料商会会长。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搭建“产业链代表联络站”,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交流活动,已成为区域内企业共享技术、共拓市场的“创新枢纽”。2024年,三联新材料被市人大确立为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王健康积极收集行业动态,推动链上企业合作共赢,为党委政府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在企业内部,王健康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模式。“把车间当实验室、把实验室当车间”是生动的实践。无论多忙,王健康每月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驻扎生产一线,设立“技术创新提案制度”,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创新。自技术创新提案制度实施以来,员工累计提交有效建议逾23条,其中12条转化为工艺优化、设备改进,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条“从车间直达决策层”的民主通道,让每一位产业工人都成为创新链条上的活力因子。
履职经纬:擘画产业新蓝图
王健康始终以人大代表的担当,心系产业发展全局。依托经济观察点,王健康带领团队广泛收集行业动态,组织人大代表与企业骨干开展专题调研,精准把脉中小企业技术升级的痛点,提出的产学研协同孵化等建议,已成功转化为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在绿色发展领域,他参与生物基纤维等行业标准制订4项,为区域产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他结合企业实践,聚焦洪泽高新纺织产业创新综合体、加快纤维新材料产业链式集群式发展、加快园区生活配套完善,推动制造+服务融合共同发展等提出多份代表建议,推动政策制定更贴合主导产业实际,激活纤维新材料产业链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能。目前,全区纤维新材料产业共有规上企业46家,其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今年上半年共开票销售43.4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区26.0%。
站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之巅,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王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企业家与人大代表的双重使命。在纤维的经纬之间,科技创新的锐力与民主协商的智慧深度交融,共同编织出传统产业向新材料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这根承载着无限创新基因的纤维,终将汇聚成推动中国纺织产业昂首阔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