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彰显代表作为、以实绩履行代表职责、以实效发挥代表作用。淮安市九届人大代表、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胡宝林,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社情民意,努力把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表达出来,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最基层最可靠的依据,发挥代表作用,献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三个坚持”夯实履职根基
人大代表肩负着为民代言、为政建言的重要使命。胡宝林代表深知,履行好代表职责,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坚持理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作为人大代表,他始终将法治思维贯穿履职全过程,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坚持业务学习,夯实履职基础。积极参加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专题学习会等,如人大代表“学习大讲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班、人大代表暨县区镇街人大负责同志学习班等,掌握人大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认真总结学习心得体会,为依法履职打下坚实基础。坚持调查研究,提高履职素养。他将调查研究作为履职的基本功,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深入乡镇、村社、养殖塘口,走访养殖户、合作社、企业,倾听基层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个高质量”践行代表使命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是核心职责。胡宝林代表积极参加会议,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努力发出代表声音。高质量履行会议职责。当选代表以来,他按时出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各次全体会议和代表团会议,全程参与大会每一项活动,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会前认真研读会议材料,做好充分准备;会中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就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大胆发表意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好每一票。高质量撰写代表建议。聚焦产业升级、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关键环节,牵头或联名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议案和建议。当选代表以来,他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小区商住房用于棋牌活动室消防安全的建议》、《关于住宅小区内新建立体智能停车场的建议》等4条建议,所提建议符合民生发展需求,基本得到了落实;附议《关于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淮安城市知名度的建议》、《关于在全市范围内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建立统一规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建议》等多条建议,都得到了部门的认真办理和落实。高质量开展闭会履职。积极参加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工作评议等活动。参与《渔业法》及相关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视察等活动,并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积极参加省人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市人大组“惠民生、助发展”、区人大“当龙头、作表率--人大代表在行动”等履职活动近20余次,聚焦堵点、助解难点,进乡村、进企业、进网格,切实加强与选民群众的联系,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三个聚焦”赋能产业振兴
作为农业条线的一名人大代表,胡宝林代表立足本职工作职能,始终将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服务于农业项目落地见效。聚焦项目建设。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他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了解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协助项目单位解决问题,保障各类农业项目按期开工、按计划有序建设并如期竣工投产。作为项目具体帮办人员,他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全区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农业项目41个、总投资额达45.4亿元,新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农业项目35个,为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更多力量。聚焦探索创新。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项目库,对全区所有在谈、签约、在建及竣工项目全部入库管理、跟踪了解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动态调整;过程化管理,每月对所有农业项目实行“家家到”走访,收集问题,与项目投资方、承建方及帮办单位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周期服务,对已竣工投产的项目持续做好跟踪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激发企业二次投资或增资扩能的积极性。2022年以来,推动亿隆羽绒、创兴德芡实加工等近10家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产能。聚焦助企纾困。他利用代表身份和专业优势,主动融入、靠前服务,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干企业所盼,针对全稳农牧科技公司新建转运中心“落地难”问题,点对点精准服务,跑部门调资料,多次进行沟通协调,最终置换了一个停产企业,让项目得以全面建成,用真心真情为企业纾困解难,以实际行动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和点赞。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胡宝林代表将继续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于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不负人民重托,不负群众期盼,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