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小事”,更是惠及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洪泽区东双沟镇人大代表、万集社区党总支书记,韦广玉始终将“为民履职”刻在心头,以钉钉子精神主攻农村改厕工作,带领万集社区奏响了一曲“厕所革命”的攻坚乐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深耕基层听民声,宣传引导破难题
“人大代表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改厕难,难在观念转变,更难在走进群众心里。”韦广玉深知,农村改厕的首要障碍是群众根深蒂固的传统用厕习惯。2022年万集社区被列为改厕整村推进社区后,他以人大代表身份牵头成立“改厕议事会”,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组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12次,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7条。
针对社区老年人居多、抵触情绪强的现状,他创新采用“示范+观摩”双驱动模式:率先改造自家户厕作为“样板间”,邀请群众实地参观;带领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前往三河镇改厕示范点观摩,用“眼见为实”消除疑虑。为了攻克最后12户“难点户”,他顶着38℃高温连续登门7次,用“磨破嘴皮、跑烂鞋底”的坚持,在2个月内实现全村改厕意愿统一。“韦代表天天往我家跑,讲政策、算健康账,现在厕所干净了,夏天连苍蝇都少了,真是为我们好!”社区老人陈国喜感慨道。
紧盯堵点解民忧,精准施策破困局
改厕施工期间,选址纠纷、作物损坏、地坪保护等问题接踵而至,施工进度一度停滞。韦广玉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为抓手,建立起“群众诉求—代表协调—部门联动”闭环机制。他带着人居环境改造图纸逐户丈量,结合农户生活习惯与改厕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方案”,化解选址矛盾23起。同时主动对接施工队,为受损作物农户争取合理补偿,协调机械绕行保护水泥地坪,同时自掏腰包为施工人员送冷饮、安排错峰施工,既保障群众利益,又推动工程提速。万集社区退休干部张仁和回忆:“韦代表处理问题有章法,谁家有困难都找他,80%的反对声最后都变成了支持票。”
在他的推动下,万集社区仅用8个月就完成新建户厕302户、维护提升40户,实现改厕全覆盖,成为淮安市农村户厕改造典范。
建管并重惠民生,长效履职谋长远
“改好不是终点,管好才是关键。”作为人大代表,韦广玉不仅盯紧改造过程,更着眼长效机制建设。为提升群众管护意识,他组织开展 “文明用厕示范户” 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家庭给予表彰,以点带面营造良好氛围。牵头制定《户厕管护公约》,组织成立“党员+人大代表”管护队,定期巡查维护。“现在厕所出了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韦代表想得太周到了!” 社区居民对改厕的后续服务赞不绝口。
如今的万集社区,厕所无臭味、苍蝇无踪影,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韦广玉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践行使命,让“小厕所”真正成为提升乡村文明的“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