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来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是盱眙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陈连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来自社会公益组织的人大代表,中共党员的她,自幼丧母,吃“百家饭”长大,这份感恩之心,让她在35年里始终坚守公益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从帮助精神病人重获新生,到关爱贫困学子成长,再到守护孤寡老人的晚年,她用一件件暖心事,温暖着盱眙的每一个角落。
挽救生命,彰显代表为民情怀
2016年8月的一天,一个求助电话打破了陈连红平静的工作。维桥乡一位蓬头垢面的女性在垃圾桶翻找食物,见人就跑,身后还跟着个形迹可疑的男人。作为人大代表,陈连红深知群众的安危就是自己的牵挂,她立刻拨打110,在警方协助下找到了这位女子。
眼前的景象让人心酸: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指甲厚长卷曲,臭味刺鼻。经过多方打听,确认她是维桥乡车棚村村民胡金霞,47岁,曾在村卫生室工作过,后患上精神病。陈连红一边联系其家人,一边安排人对胡金霞进行初步清理。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可第二天胡金霞再次走失,其同学张宏宇焦急求助。陈连红当即答应:“放心,我们一定把她找回来!”
找到胡金霞后,陈连红意识到医疗救助刻不容缓。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她立刻组织车辆送胡金霞去南京精神病医院检查。医生表示,再迟几天就可能危及生命,建议转至淮安三院长期治疗。刚到淮安三院,胡金霞激烈反抗,陈连红上前紧紧抱住满身泥土的她,轻声安抚:“别怕,大姐在这保护你,好好治病。” 胡金霞竟慢慢平静,乖乖住院。
住院期间,陈连红隔段时间就带志愿者探望。前两次只能隔窗相望,看着她从被限制活动到逐渐好转,陈连红的心也跟着起伏。三个月后,胡金霞康复出院,见到陈连红的那一刻,她冲上来紧紧抱住她,口中不停说着 “谢谢”。
胡金霞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医疗费,陈连红所在的盱眙县爱心公益协会垫付了5000元首期费用。她还在志愿者群发布信息,短短两天就筹得1万多元。作为人大代表,她更关注此类群体的长远保障,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推动政府对精神病患者的帮扶政策落实。如今,胡金霞在盱眙县精神病院接受国家免费治疗,已能叫清人名、简单交流。
怀情系学子,履行代表职责担当
“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群众办实事,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是未来的希望。”陈连红始终这样认为。35年来,她带领志愿者走遍盱眙42所农村中小学校,每月都会根据县民政局、教体局提供的特困生名单,走访重点帮扶对象,无论路途遥远、严寒酷暑。
多年来,陈连红直接资助的孩子有56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红姐”“陈妈妈”。每当她到学校,总有一群孩子围上来,汇报学习进步,分享获奖喜悦。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陈连红觉得,作为人大代表,能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一切都值得。
2018年起,她组织开展 “传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的盱眙县“黄丝带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与20位服刑人员家庭的孩子心与心交流,送去总价值2万余元的爱心大礼包。她还主动协调,安排孩子与服刑父母见面,让服刑人员感受到亲情温暖,立志改过自新。这不仅是公益帮扶,更是陈连红作为人大代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探索。
守护夕阳,践行代表初心使命
“孤寡老人的事没有小事。”这是陈连红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穆店镇维桥敬老院院长,同时也是人大代表,她把老人们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每逢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她都会到敬老院陪老人过节。每年重阳节,她组织爱心志愿者开展“走近孤寡老人”活动,为全县敬老院、养老院的老人送去“一次健康体检、一本精美相册、一台文艺演出、一场法律咨询和一顿团圆饺子”。老人们总说:“闺女,下次你早点来呀。”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2021年陈连红正式调入敬老院工作,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她推行个性化“点菜制”餐饮服务,还亲自下厨烹制老人指定的菜肴。她开创志愿者和老人结对认亲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在她的带动下,敬老院将“五个一”服务模式融入日常照护,让孝亲敬老从节日关怀变为常态化温情守护。作为人大代表,她还就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等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盱眙县养老事业不断发展。
“做公益是送‘及时雨’,当代表是修‘引水渠’。”陈连红这样理解自己的多重身份。在她看来,爱心协会的帮扶能解燃眉之急,而人大代表的履职则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两者相辅相成。
35年来,陈连红热心公益,带领盱眙县爱心公益协会开展活动600余次,捐助财物达300多万元。协会从2016年6月注册成立时,到如今已有988名注册会员、3200余名爱心志愿者,建起“爱心书屋”,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借阅服务;发起助学活动,联系爱心企业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她荣获淮安优秀志愿者、淮安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 等荣誉称号,但在她心中,最珍贵的还是“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她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凡的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使命,温暖着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