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建设是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具体行动。淮安区朱桥镇人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督办建议为抓手、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在助力打造和美乡村的实践中展现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访实地察民情,打造和美“样板村”
掌握实情是代表有效履职的前提。自2024年起,该镇人大连续两年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调研,组织代表深入村(社区)、农户家中,通过召开群众会等形式,面对面听取群众关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全面摸清情况并综合分析研判后,将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意愿强、班子战斗力突出的石塘村作为2025年度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并在上半年人代会七次会议上通过票决制,确定其为民生实事项目。
代表们主动靠前服务,全程参与规划论证,并积极协助推进涉及120户破旧屋舍拆除与改造等关键工作,确保建设方案既符合发展要求,又体现村民期盼,着力将石塘村打造成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村”。
在党委政府与镇人大的协同攻坚下,该项目已成功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目前,道路管网、绿化、土建、亮化、涵闸及防渗渠等工程规划均已完成,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2月竣工验收。随着一砖一瓦的铺设、一草一木的栽种,一幅“村庄美、生态好、乡风淳”的和美画卷,正在石塘村徐徐展开
深耕建议办理,铺就乡村“丰”景路
代表建议凝聚着民智民心。该镇人大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持续完善交办、督办、反馈机制,着力把代表“金点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2024年,镇人大代表周国华在朱桥镇第二十届人代会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完善孙杨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通过实地勘察、入村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情况。调研发现,因前期重大项目施工影响,孙杨村高庄组、孙庄组等部分村组道路、桥梁被重型机械压损,影响村民出行安全。镇人大随即将该建议列为年度重点督办事项,持续跟踪推进。
为推动问题系统性解决,镇人大督促镇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将建议办理与朱桥镇202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机衔接,实现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与预算送审,将在近期正式开工。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题,更将显著提升区域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产业兴旺、生活便利的“丰”景路。
强化监督问效,共绘和美“长效卷”
为确保和美乡村建设各项举措落地生根、长效惠民,朱桥镇人大将监督问效贯穿项目全过程,构建起“全程跟踪+回头查看”的闭环监督机制,全力推动民生实事从“办得好”向“长效好”转变。
一方面,聚焦在建项目实时推进,定期组织代表监督小组常态化开展现场督查,重点盯紧2025年票决产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石塘村和美乡村建设、农田灌溉渠整治疏浚等民生项目。代表们深入一线查进度、督质量,与项目方、施工方共同研判堵点难点,推动问题现场解决,切实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另一方面,紧盯已建项目长期成效,组织代表对2024年票决完成的新华村和美乡村建设、农村户厕改造、生态河道建设与管护等项目开展“回头看”。通过现场查验、资料审阅、走访群众等方式,全面评估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情况,确保项目不仅“建成”,更能“建优”“用好”。
通过“全过程跟进、全环节监督”,镇人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审议意见,督促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并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保障每一个民生项目都能持续发挥效益,让和美乡村的建设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共同绘就一幅可持续发展的和美“长效卷”。
和美乡村,重在建设,贵在长效。下一步,朱桥镇人大将持续聚焦“当下建”与“长久管”,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全力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让振兴蓝图一步步化为可感可及的温暖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