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传暖意,爱心助学显担当。2025年丁集镇“飞鸽圆梦”捐资助学活动近日圆满举行,全镇151名本科及以上大学新生获助开启新程。丁集镇人大深度投入筹备与举办全流程,携手代表及爱心企业搭建助学桥梁,用行动诠释社会责任,为全镇教育公益事业注入蓬勃力量。
牵头筹备,以细致谋实效
活动启动前一个月,镇人大主动牵头,联合镇教育办建立筹备小组。为了让资助精准落地,代表们分别与全镇21个村进行对接,通过“入户走访+材料核实”的方式摸清学子家境,排查出151名受助新生,并为每人建立信息档案。依托代表联系企业机制,镇人大主席团组织10余名代表分组走访辖区企业,沟通捐资助学事宜。面对今年复杂经济环境,代表们带着学子的求学期盼耐心沟通,讲好丁集学子奋进故事,最终打动13家企业参与捐赠,妥善解决助学资金问题。
慷慨解囊,以担当护温情
中腾汽配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是淮阴区人大代表,也是第一个慷慨解囊的企业家,他说:“努力投身教育公益事业,为家乡教育奉献爱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丁集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群充满着社会责任感与家乡情怀的企业家们此刻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为丁集的年轻一代插上知识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在企业家们心中,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质捐助,更是不忘桑梓的美好传承,正是在一代代接续发展中赓续绵延的感恩精神,为家乡与社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倾听反馈,以远见谋长效
活动中,镇人大不忘收集各方心声,为助学事业长远发展积蓄力量。仪式结束后,代表们现场采访,倾听新生们对未来的憧憬,认真记录下“希望有学业指导”“想了解家乡企业就业机会”等需求;与爱心企业家交流时,仔细询问企业参与公益的意愿,为搭建企学长期互动平台收集思路。11年来,“飞鸽圆梦”已累计资助近1600名大学生、发放资金200余万元,镇人大明确后续两方面优化路径,一是联合学校建立“高考后学子信息同步”机制,让筛选更高效;二是联动企业推出“助学+实习”模式,让帮扶不止于资金,更助力学子成长。
活动落幕,代表们与参会人员共同合影,定格下这一温暖瞬间。此次活动,镇人大实现从“监督者”到“参与者”“组织者”的转变,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未来,镇人大将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对学子的关爱,深耕教育公益事业,优化活动模式,联动更多社会力量,让“飞鸽圆梦”的翅膀更有力,助更多丁集学子飞向理想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