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洪泽区蒋坝镇人大:以代表担当护航螺蛳产业链,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28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发展,代表先行。在蒋坝湖畔小镇,一颗小小的螺蛳正释放出大大的能量——2022年,蒋坝镇人大组织代表座谈探索头河村闲置低效水面塘口盘活路径,与会代表提出“关于利用闲置低洼地,高效整合集体资源的”建议,由此推动建成2000亩螺蛳产业示范基地,让蒋坝螺蛳养殖产业成功破题。如今,蒋坝镇已形成“养殖-加工-文旅”全链条发展格局,蒋坝螺蛳也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螺”。这一切成果的背后,离不开蒋坝镇人大代表的全程参与、精准发力,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破解难题,成为螺蛳产业链上最坚实的“领航护航者”。

一产提质,技术赋能“螺”根基

  螺蛳养殖,技术是关键。为让“小螺蛳”长出“大效益”,镇人大代表、水产养殖专家孙军华主动扛起技术攻关大旗,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金博士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出“豆浆螺蛳”——通过科学投喂豆浆,不仅显著提升螺蛳的营养价值与口感,更探索出“鱼螺混养”新模式,实现亩均增收超千元。在代表的示范带动下,蒋坝螺蛳养殖基地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为产业链从第一产业延伸至第二、三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让“蒋坝螺蛳”的名号在周边地区打响,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螺”。

二产增效,链上发力“螺”价值

  随着蒋坝螺蛳知名度不断攀升,如何推动产业从“卖活螺”向“精加工”转型,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镇人大代表张金鑫率先示范,牵头成立螺蛳加工厂,开设螺蛳活体销售专卖店,推动蒋坝螺蛳实现“两大跨越”:一是从“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的跨越,丰富产品形态;二是从“零散售卖”到“品牌化运营”的跨越,让螺蛳产品走进商超、登上电商平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镇共销售螺蛳170吨,带动周边30余人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镇已有超1000人投身螺蛳养殖、捕捞、销售、加工等相关产业,一条“家门口的就业链”“增收链”逐步成型。

三产融合,烟火激活“螺”味道

  为让螺蛳产业“活”起来、“火”起来,蒋坝镇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而人大代表则成为推动三产融合的“主力军”。镇人大代表石宝梅深耕“螺蛳美食”赛道,为丰富螺蛳口味下足功夫——她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搜集各地美食灵感,反复研发调试,成功推出泡椒、咸肉、蛋黄、酱香等26种特色口味,并主动向全镇餐馆推广,让蒋坝螺蛳从“单一风味”升级为“多元选择”。依托特色口味,蒋坝镇连续举办螺蛳美食系列文旅活动,“风味螺蛳”的名气越传越远,吸引无数食客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实现“一颗螺蛳带火一座小镇”的生动实践。

坚守底线,全程守护“螺”安全

  产业发展,安全为要。从田间养殖到舌尖品尝,蒋坝镇人大始终以“底线思维”守护螺蛳安全,组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先后开展螺蛳养殖产业视察4次,重点查看养殖水质、饲料使用等环节,确保源头安全;开展螺蛳食品安全执法检查3次,对餐饮店、摊贩进行全面排查,规范经营行为;开展活体螺蛳水产品抽查2次,严把产品质量关。每一次视察、每一次检查,都是人大代表对“舌尖上安全”的郑重承诺,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一条盘活闲置资源的建议,到一条全链条发展的“致富链”;从一颗小小的螺蛳,到一个带动超千人就业、旅游收入破亿的特色产业,蒋坝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他们既是产业发展的“领路人”,也是民主实践的“践行者”,每一颗螺蛳都承载着共同富裕的期待,每一次履职都在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乡村答卷。未来,蒋坝镇人大将继续以代表担当护航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