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涟水县成集镇人大:凝聚共治合力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一头系着万千群众的幸福指数。成集镇人大深耕基层沃土,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精准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以“靶向施策”的智慧疏通乡村和谐肌理,为当地社会治理与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力量。

代表沉入网格,构筑纠纷化解“前沿阵地”

  人大代表植根群众、通晓乡俗、深察民情,是基层治理的“活字典”。成集镇人大深入推行“代表进网格”机制,将全镇66名人大代表科学划分至各网格,化身“矛盾调解员”,与网格员、“两委”干部形成合力,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村级矛盾调解体系。代表们带着“乡土情”“人脉情”下沉一线,凭借自身公信力,为村民提供矛盾调解、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服务,代表们总能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分歧,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板凳围坐议事,奏响民主共治“和谐曲”

  “小板凳摆门口,大事小事大家谋”,成集镇人大创新推出“小板凳议事会”,将民主协商的舞台搬到村民家门口。一张方桌、几条板凳,人大代表与村民围坐畅谈,在人大代表的引导下,村民们依据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围绕基层事务展开民主协商,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开思想疙瘩、理顺利益关系,真正实现了基层事务“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

  油坊村曾因草坪清退引发土地租金纠纷,村民与承包方面红耳赤。成集镇人大第一时间启动“板凳调解”,代表们既当“法律讲解员”,依据合同厘清权责;又做“资源联络员”,联系种植大户承接土地。从草坪清退到复耕播种,全程无缝衔接,村民租金分文未损。村民李大爷感慨:“代表们把理说透了,把事解决了,我们心服口服!”

精耕细作解民忧,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成集镇人大带着“绣花功夫”深耕民生领域,组织代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把走访台账变成“民情地图”。对收集的诉求,能现场解决的立即办;复杂问题则启动“人大+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调解合力,确保事事有回音。

  “郑代表,感谢你们把我家门前的道路修好了,现在车辆通过门口扬尘也少了,出行也方便多了。”成集居委会村民拉着镇人大代表郑丹的手赞不绝口。此前,延安东路因建材运输车频繁碾压变得坑洼不平,群众出行苦不堪言。郑丹了解情况后,多次对接职能部门,最终推动道路维修纳入农村“一事一议”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仅用30天。

  截至目前,镇人大通过选民接待日、入户走访、代表小组活动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41条,其中16条是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均由成集镇人大主席团交办至相关工作部门,按程序扎实推进问题解决、建议落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安全感。

  从坑洼道路的修复到文体设施的增设,从环境卫生整治到邻里矛盾调解,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的获得感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成集镇人大以制度创新激活治理动能,用实干担当回应群众期盼,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播撒民主的种子,收获和谐的果实,让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的鲜花开得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