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清江浦区清浦街道人大:代表履职纾民困 物业革新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物业管理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投诉多、矛盾多、纠纷多,居民与物业之间常常“水火不容”。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成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清浦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工作方式,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小区走访调研,搭建监督调解平台,推动物业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让居民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

“走访+溯源”深挖根源,找准问题症结

  “以前小区绿化没人管,垃圾清运不及时,我们投诉多次也没用,物业总是推诿。”家住清浦街道某老旧小区的张阿姨提起过去的物业管理,仍难掩怨气。但今年以来,她欣喜地发现了变化:“人大代表来小区走访,挨家挨户问意见,还专门开了座谈会,把我们的诉求都记下来,没过多久,绿化有人修剪了,垃圾清运也及时了。”

  清浦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进小区、听民声”活动,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挖物业管理矛盾的根源。今年以来,代表累计收集物业问题20余条,许多问题并非物业“不愿管”,而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监督机制。针对这一情况,街道人大工委建立“问题清单”,对居民反映集中的绿化养护、停车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后续精准施策打下基础。

  “人大代表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把核心问题找出来。以前居民和物业‘各说各话’,现在有了代表居中协调,大家能坐下来谈,矛盾自然就少了。”身为富春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的人大代表蒋宗梅,在座谈会上与群众交流履职心得时如是说。

“监督+调解”双管齐下,化解矛盾纠纷

  “物业费涨了,但服务没跟上,凭什么收费?”“业主不交费,我们哪有资金提升服务?”类似的“死结”在物业管理中屡见不鲜。如何打破僵局?清浦街道人大工委在物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接待日”,让代表们既当“监督员”,又当“调解员”。

  “多亏了人大代表帮忙,我们小区的活动室终于建起来了!”河晏小区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此前,该小区因公共空间利用问题,业主与物业争执不下,项目一直搁置。人大代表介入后,组织业主、物业、社区三方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方案,活动室顺利开建,建设过程中,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

  街道人大工委还推动“信托制”物业在清江人家小区试点。与传统物业模式不同,“信托制”物业强调财务透明、服务公开,居民可随时查看物业资金使用情况。“现在的物业每一分钱花在哪儿都清清楚楚,同时还有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我们交费也放心。”居民刘女士表示。

“会办+解难”协同联动,聚力破解难题

物业管理中的“硬骨头”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单靠物业或社区难以解决。清浦街道人大工委借助街道“干部下沉”契机,建立“难题会办”机制,针对突出矛盾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红星国际业主马先生向人大代表张兆军反映,小区南门雨虹防水拆除窗架噪音扰民,物业协调无果。张兆军代表随即组织协调会,邀请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及执法局负责人、业主、物业代表面对面沟通。最终施工方承诺调整作业时间、加强降噪措施,物业加强监督,马先生表示满意,代表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海润枫景王先生家楼上的空调外机渗水,多次向物业沟通未果,物业表示空调外机平台渗水问题不在其维修范围内,问题久拖不决。人大代表朱华娣化身“调解员”,邀请街道物管办负责人、王先生与物业代表联合会办。最终,王先生与小区物业达成一致意见,并按调解方案完成了维修。

  绿化养护不及时、电梯维修拖延、公共收益不透明……这些曾经让居民头疼的问题,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和会办下逐一得到化解。“现在有问题就找人大代表,他们说话管用!”不少居民由衷感慨。

  物业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清浦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监督、精准化调解、协同化治理,有效推动了物业管理从“矛盾频发”向“提质增效”转变。居民们纷纷表示:“人大代表来了,物业更负责了,小区更和谐了。”未来,清浦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让更多民生难题在“代表助力”下迎刃而解,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