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朱桥镇人大推行“人大代表+”工作模式,通过角色定位与职能升级,实现代表履职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人大代表+招商”,蓄积项目发展动能。为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该镇在人大代表中全面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组织各级代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代表们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对接重要客商、深入洽谈重大项目,切实当好招商引资的“联络员”。
淮安采江高端智能制造高性能钢带项目由市、区两级人大与朱桥镇联合引进,是区人大重点企业金杨科技的核心上游配套项目。市人大代表孙凤娥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优势,陪同市、区领导多次赴福建、江阴等地考察对接,系统介绍淮安的区位优势和利好政策,并邀请钢带项目企业负责人来淮深度洽谈。通过精准对接与全程服务保障,项目于6月28日顺利开工。目前,孙凤娥代表正全程跟进项目建设,从手续帮办到主体竣工提供全周期服务,以“代表温度”助推“项目速度”。
“人大代表+监督”,筑牢项目建设根基。该镇人大坚持“监督跟着项目走”,构建覆盖项目全周期的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不定期走访、专项视察等方式,深入一线核查施工进度、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落实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发现-交办-整改-回访”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及时到位,切实规范项目建设秩序。
今年以来,该镇人大进一步聚焦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监督行动。通过实地走访工地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系统梳理出配套设施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人才机制不畅等10余项具体问题,形成督办清单并全部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定期回访、现场复核等方式跟踪落实。截至目前,交办问题均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项目建设质效显著提升。
“人大代表+服务”,疏通项目推进堵点。该镇人大组织各级代表下沉项目一线,争当企业“贴心人”。代表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排查化解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以真情沟通、用政策疏导,妥善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同时,依托代表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职能部门,精准破解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的堵点难点,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按下项目推进“快进键”。
镇人大代表徐正雨在走访淮安帝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时,了解到企业因未办理不动产权证面临融资困境。他立即协调质监站开展项目预验收,现场指导企业完善消防设施、优化主体工程,目前已完成验收前期准备,预计7月底前可顺利办理不动产权证。同时他积极搭建融资桥梁,成功推动江南银行、淮安农商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达成贷款协议,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人大代表+”模式通过多元角色协同联动,构建起覆盖项目招引、建设、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支撑。下一步,朱桥镇将深化拓展这一创新机制,让代表履职之根深扎项目沃土,让人大工作之果惠及乡村振兴,以更强劲的人大动能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