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淮安区施河镇人大:人大代表“小切口”撬动文明实践“大文章” 推动基层“人民满意+”监督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6-20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沃土深深扎根、花开遍地,今年以来,淮安区施河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开展“人民满意+”系列监督活动,进一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实践新内涵。


以“群众需求小服务”撬动“人民满意大民生”

   在成灌村,人大代表通过日常走访、“家站点”接待、专题调研等形式,注重以细微的服务为切入点,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提升村民的满意度。敬老爱老暖人心:代表们关注高龄老人需求,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春节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压岁钱、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分药服务等暖心举措。移风易俗树新风:代表们以身作则,推动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好“五老”人群作用,积极宣传规范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打破陈规陋习。精准帮扶解民困:代表们牵线搭桥,促成“爱心菜园”项目,为独居困难群众提供新鲜蔬菜;打造“爱心理发室”,免费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开设“爱心手工坊”,为困难群众提供技能指导。


以“身边言行小行动”激活“群众满意大文明”

   “与人民群众讲一千次,不如让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一次。”镇人大代表、宣传委员朱金丹如是说。施河镇人大积极组织各级代表参与文明实践行动,激活文明内核。组织发动聚合力:代表们积极联系发动群众,推动组建“利润民心”“艺彩流光”“乐享悦读”等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机制展活力:为落实代表关于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性的建议,陆河居委会创新推出“文明积分存折”制度,让文明实践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示范带动激动力:人大代表率先垂范,于清明、端午假期主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极大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大文明”。


以“基层民主小融合”孕育“实践体系大活力”

   文明始于心,落实践于行。今年以来,施河镇人大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以新时代文明活动为主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广,打通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企合作促发展:人大代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百斯特生态园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让群众享受农耕乐趣的同时,深刻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及生态保护的至关重要性,实现农旅有机结合,让文明之花落地生根。平台赋能倡新风:在代表推动下,土楼村联合“家乡美直播间”,创新开展“乡风文明”直播活动,“拒绝天价彩礼”“百善孝为先”等短视频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有效引导村民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直播助农惠民生:镇人大代表杨派利用直播平台推广本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既增加群众集体收入,又宣传施河特色文化,通过履职实践引导更多人关注乡村发展。

   从“小”破题,以“实”落脚,施河镇人大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民满意”系列评议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凝聚民心的“强磁场”,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文明治理新效能,为绘就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和谐共治的新农村炫丽画卷筑牢民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