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车桥镇人大立足新时代基层治理需求,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载体,推动代表依法履职向多元共治体系有机衔接,创新打造“联动破题、错时服务、协同共治”工作法,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联动破题,传递治理好声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知民情、懂民意”的优势,组织区镇两级代表深入村居开展“田埂宣讲”“村头课堂”活动,以面对面、心贴心、话家常等接地气、好参与的履职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今年以来,车桥镇人大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医保惠民政策、耕地保护、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12次;针对群众存在的法律盲区,邀请律师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服务,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引导群众树立和提高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错时服务,点亮乡村治理路。针对外出务工群众与干部沟通“时间差”问题,采取错时服务场景化了解民困民需。推行错时服务,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长假期间,进家入户,联系群众,宣传政策法规。三庄村实施“幸福365”暖心工程。实行联系卡、爱心理发、健康义诊、代购服务、节日陪伴活动,真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还为留守老人建立“亲情档案”,解决代缴医保、收发快递等“微需求”60余件。
协同共督,打通治理梗阻点。聚焦社会稳定当好“调解员”。建立“代表+调解”工作机制,采取“日常走访+专项接访”方式,成功化解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针对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领域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助力经济发展做好“助推器”。创新“企业点题、政府解题、人大监督”模式,组织专题调研,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实施“微实事”工程,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开展民生项目专项督查,推动大兴村路面升级改造工程、受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落地见效。
下一步,车桥镇将持续深化“人大代表+”品牌建设,通过代表履职“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能量”,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基层治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