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洪泽区老子山镇人大:人大代表“护航”河湖长制,共绘老子山镇碧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6-24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水,乃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守护一方碧水清流,改善镇域生态环境,洪泽区老子山镇人大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面落实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全力朝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奋进,为辖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凝聚监督力量 构建河湖管护新机制

  全面推行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人大代表作为群众代言人,凭借广泛的代表性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成为河湖保护的天然监督力量。

  为此,老子山镇人大依据《洪泽区落实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实施细则》,构建起严密的监督体系:将镇域划分为多个监督片区,每个片区选聘1名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实现主要水体监督全覆盖;建立“每月至少1次日常巡查+每季度集中巡河”制度,同步落实“二述二评”会议、履职纪实卡填报等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监督网络,让河湖管护责任可量化、可追溯。



创新监督模式 激活河湖治理新动能

  在创新监督模式、激活河湖治理新动能方面,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身处一线、熟悉乡情”的优势,将常态化巡查作为监督“先手棋”,代表监督员每月实地查看河湖水质变化、治理工程进展,重点聚焦河面垃圾、水生杂草、岸线违建、排污口等突出问题,及时形成巡查记录并上报。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巡查55次,以“脚步丈量”守护河湖安澜;同时建立“收集—分流—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对代表上报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如针对某河段垃圾堆积问题第一时间交办相关部门清理并跟踪督办直至验收销号,截至目前问题办结率达99%,真正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推动河湖管护从“有名”向“有实”深化;此外,代表监督员化身“宣传员”“讲解员”走村入户开展生态保护宣传,通过与渔民面对面交流普及生态养殖知识、引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处置,如今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参与河湖保洁、自觉抵制违规捕捞及乱倒垃圾等行为,形成“政府主导、人大监督、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让河湖保护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见证生态蝶变 共享河湖治理新成果

  历经不懈努力,老子山镇河湖面貌实现华丽转身:昔日漂浮着垃圾的河道,如今水清岸绿、波光粼粼,白鹭嬉戏、鱼翔浅底的美景重现;曾经乱搭乱建的岸线,变身休闲步道、亲水公园,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打卡地。据统计,全镇河道垃圾减少80%以上,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5%,“河畅水清”的目标基本实现。

  与此同时,人大代表的主动作为赢得群众广泛点赞。通过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涉水难题,如取缔非法排污口、整治黑臭水体等,群众对河湖长制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持续高涨。如今的老子山镇,一幅“水美、岸美、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守初心使命 续写碧水保卫新篇章

  河湖保护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老子山镇人大将以更高标准深化人大代表河湖长制监督员制度,加强与政府部门协作联动,聚焦水质提升、岸线修复等重点领域,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同时,将进一步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护,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老子山镇落地生根。

  从“治水”到“护水”,从“治岸”到“美岸”,老子山镇人大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将继续扛牢监督使命,守护碧水清流,为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园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