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镇街人大
淮安区苏嘴镇人大:种下“致富树”,引回“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黄河肆掠退去后留下的沙土地里,尘土飞扬中看见了一群忙碌的身影在劳作,这是淮安区苏嘴镇部分人大代表带领周边群众在沙地上栽种“致富希望树”——山核桃的现场写照。一株株小山核桃树苗在此扎根生长,一排排成熟的山核桃树在此屹立,一颗颗饱满的山核桃收获到千家万户,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引回了“新农人”,实现了“集体创收、农民增收”的目标。



弃土难养,从困境寻找生境

  黄河褪去留下的沙土段,给苏嘴镇北季村留下了一片巨大且荒芜的生态荒漠。这片因黄河改道留下的堆沙地,曾让几代北季村人陷入“种粮魔咒”:小麦绝收、大豆难种,唯有靠人力挑水种花生,勉强换得微薄收入。为了生存,年轻人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集体年收入长期不足18万元,2018年更被列为经济薄弱村。“沙土攥不出一滴水,风吹一夜就能埋了苗。”老村民蹲在地头叹气,指甲缝里嵌满洗不净的沙粒。转机始于2022年,苏嘴镇人大积极联系农林专家、争取到省级扶贫项目,引入新品种薄壳山核桃(又称碧根果)——耐旱、抗风沙,可以实现两年挂果,三年丰产。人大代表带头示范,带领群众扎进沙地,一锹一锹挖出树坑,累计种植薄壳山核桃2640棵。


生态起笔,以贫瘠滋养生机

  针对群众对种植薄壳山核桃的犹豫、观望心理,苏嘴镇人大代表、北季村党总支书记黄跃先行先试,做好示范,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村集体出资在沙地中打井,井深达70米,铺设滴灌管道,保障山核桃的用水问题。针对沙土地种植难题,苏嘴镇人大代表、农村办主任徐耀积极邀请省、市专家技术指导,专家开出改土、活水、套种生态种植药方。将菜籽饼发酵做底肥,沙土混入油渣后竟能捏成团;深井穿透沙层,滴灌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延伸;核桃林下种耐阴药材,散养鸡群啄食虫害,鸡粪反哺林地。

  目前薄壳山核桃已经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干果回收价高达每斤25元。2024年秋,首批核桃迎来丰收。青皮核桃堆积如山,剥壳机昼夜轰鸣,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山核桃的茂盛生长给北季村的发展带来了旺盛的生机。


种树育人,为土地唤回希望

  山核桃种植产生了收益,很多年轻人也选择了回村种地。手机就是新农具,一批批返乡青年举着自拍杆,以连片的核桃林为基础发展新农业经济。有的通过互联网发展宣传旅游事业,有的通过无人机等新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们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村里合作社中,村民以土地入股,新农人以技术参股,年底分红翻倍。曾经沙地无人要,现在每亩承包价达千元;村民直接经济收入增加2000元。

  苏嘴镇人大代表、新农人谢成辉表示:“过去村里只剩老人守门,现在年轻人抢着种地”。遥望远处的沙地——那里,新栽的树苗正与春风较劲,把根须深深扎向沙层之下。”

  今年苏嘴镇将继续种植薄壳山核桃树1000棵,当薄壳山核桃树的根系缠住流沙,当新农人的脚步震醒荒滩,黄河故道上的这场“绿色革命”,正为乡村振兴写下最具泥土味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