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流均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群众关心的水环境问题,不断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让辖区居民更安心,使生活环境更宜居。
抓机制保障,监督有力规范
为助力全镇做好河湖专项整治,流均镇人大构建一名代表认领一条河道的“一对一”监督联动机制,明确了“人大问水员”监督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及工作程序等规则,对“河湖怎么巡”“监督怎么查”“问题怎么报”“意见怎么提”等提出具体要求,注重结合河湖长制工作,将未能履行河长巡查、问题上报与处置、统筹协调等职责问题纳入监督范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格局,推动监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全面保障人大代表融入巡河、问河、督河。
抓视察调研,监督高效闭环
为推动“河长制”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流均镇人大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代表们成立了调研视察组,不定期通过听汇报、看资料、看现场等形式,对全镇“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视察调研,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截止目前,共实地视察、开展巡河156次,发现问题32处,完成整改31处,整改率96.8%。全镇共整治河道6条,28公里,拆除涉河违建4处260立方,整治防洪道路32公里,清理恶性水生植物、漂浮物、乱堆乱放杂草杂物等共45吨。借“解剖麻雀”式视察,通过典型剖析,以点带面,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发挥监督实效。
抓宣传引导,监督常态长效
为有效营造人人爱河、人人护河、人人美河的社会环境氛围,人大代表主动担当河长制工作宣传员,通过进村入户、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设置警示牌等方式,让群众全面了解河长制的相关政策知识,强化群众爱水、护水、惜水意识,动员河岸群众参与爱河护河,引导社会各界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形成共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目前,全镇举办禁渔法律知识培训4期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900余份,宣传手袋100只,以“河长制”促进“河常治”,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下一步,流均镇人大将进一步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构建“人大牵头监督、部门协同共治、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持续巩固提升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五水共治”成效,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