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人大知识
陕甘宁边区的“投豆”选举
发布时间:2021-05-24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有一幅老照片让人印象深刻:一张长桌上,放着8只碗,农民们争相向自己看好的候选人碗里扔黄豆,投上神圣的“一票”。

  从1937年5月至1946年3月,陕甘宁边区共进行了三次民主选举。边区人民以“一颗豆豆要顶一颗豆豆事哩”的严肃态度,选出自己信任的“官”和政府,领悟到“民主就是咱大家来当家”的真谛。

  今天,我们随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专家卢毅的讲述,一起回顾那段烽火岁月里的选举故事。

  在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民主建设,尤其反映在民主选举的广泛推行上。当年口号是“民主政治,选举第一”。

  具体来说,当时根据地民主选举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是普选,年满十八岁,只要不是反革命,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第二个特点是竞选,也就是差额选举。边区政府曾解释:“竞选的好处就是摆出许多货色(候选人),叫人民选择……人民是不会受骗的,看得准确的,选出的都不会坏,竞选的人如若失败了,那只怪你的货色不中意。准备你的货色,下次再来吧!”

  第三个特点是投票方法很有特色。刚开始,一些地方用传统的举手表决,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因为不是秘密投票,会受到人情关系影响,不够公正,所以后来还是改用了票选。但票选也存在问题,比如有些人住得很远,不一定来投票,或因不识字无法投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地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

  一种选举方法叫做“背箱法”。也就是背着流动票箱上门收选票,选票收齐后,召开大会当众开票。这就解决了一些人因为住得远不一定参加投票的问题,保证了投票率。

  还有一种叫“投豆法”。在每个候选人背后放一个碗,然后用豆子当选票,支持谁,就把豆子放入他的碗里头。

  后来,人们发现选民在大庭广众下投豆不是秘密投票,于是就设置了一个屋子,有点像现在的秘密投票站,候选人不用到场,每个碗写上他们的名字,由监票人告诉选民每个碗代表的候选人,选民一个个进去轮流投票。这种经过完善的“投豆法”虽然程序麻烦,但比较合理,所以各个根据地都广泛采用。

  此外,和“投豆法”差不多的还有“烧洞法”。选民想选谁,就在他的名字下拿香火烧个洞,谁的洞多谁当选。

  正是通过这种普选、竞选和豆选等,根据地建立起了真正的民主政权。当时,国民党还很不服气,他们说:共产党的“普选”是作秀,中国人民有80%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怎么可能投票选举?这种政府只能叫做“魔术政府”,不能叫做“民主政府”。

  就这一点,当时的《新华日报》立即反击,介绍了边区选举制度,尤其是“投豆法”。报纸上说:“只要有实行民主的决心,人民的文化水平低与不识字都不会变成不可克服的障碍。”也就是说,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决心。

  当时流传的一首《乡选歌》,就反映了群众的心声:“男女都来到,会议开热闹,检讨工作真不少,全要转变好;边区要发展,选举要广泛,选举好人把事办,生活能改善……”

  当时到根据地采访的外国记者也对根据地民主给予很高评价。美国贝尔登说:“不管共产党人距离完善的民主还有多么遥远,但是共产党毕竟唤醒了千百万农民,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权选举官员,从而向民主迈进了巨大的一步。”他还说,“据我所观察,那里政府的贤明,是国民党区的政府根本无法比拟的。”